搜索
发布时间:2025-10-09 点击数: 447
2025年9月29日,值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即将来临之际,深圳市绿色环保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深化党员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组织 30 名党委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及会员单位负责人,赴福田区华林社区八卦岭片区开展“党建引领‘新连心’ ,绿协企联递温情”活动。华林社区党委副书记黄品文、党建组织员罗丹出席活动,共同为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员送上节日关怀。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党支部参加本次活动并捐赠物资。


精准施策,构建“党建+会企”服务矩阵
活动以“物资慰问+政策宣讲+党建联建”三维模式展开,彰显绿色环保行业特色与党建温度。一是亲手送达暖心礼包。党员志愿者组建“爱心派发小分队”与“绿动心语组”,将食品、药品、凉茶等物资打包成“暖心礼包”,送往顺丰快递松园分部等站点。联合党委书记张光勋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理解、尊重、关爱快递小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等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大家感悟平凡岗位的坚守价值,强化奉献意识。二是靶向服务破解难题。联合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净水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玄甲有结合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开展灭蚊防蚊知识宣讲。三是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发放环保宣传册与可降解包装袋,倡导快递行业采用低碳包装、新能源车辆,推动“绿色物流”与循环经济发展,契合“绿美深圳”公益行动与减塑减碳工作部署。

多方联动,探索基层治理创新路径
活动搭建“党委统筹、协会联动、企业参与、社区响应”的协同平台,形成多重成效。一是强化组织向心力。市人大代表、联合党委副书记、环境监测协会党支部书记刘德全指出,活动通过实地慰问延伸慈善服务触角,增强党员与企业的职业归属感,同步探索环保行业与社区党建联动机制,扩大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二是激活治理新动能。进一步发挥环卫工、外卖员、快递员“基层触角”优势,引导其参与环保公益与社区治理,呼应深圳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增量”转变的实践方向。联合党委委员、环卫清洁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林伟星提出创新构建“党建+快递”联动平台,可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夯实长效服务基础。三是行业资源高效整合。联合党委委员、生物与工业洁净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申静结合“绿色洁净”党建品牌与公益慈善活动要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进社区、进家庭,惠及新业态新就业人员。有害生物防制与消毒协会党支部书记彭霞提到,协会将推行“送上门、请进来”模式,邀请新业态新就业人群加入洁卫队;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曾烁升倡议深化“绿美深圳”公益协作;绿色建筑协会党支部党员高慧分享“红筑绿建”党建品牌中“党建+慈善”的典型事例,形成“绿助公益慈善”和“环保赋能治理”的多元合力。
反响热烈,凝聚持续服务共识
顺丰快递松园分部负责人严雄表示,此次活动既带来节日温暖,更搭建起了社企新协作桥梁,为从业人员学习绿色低碳理念提供了路径,每一份“绿色暖心礼包”都满载着党组织对一线劳动者的关爱与体贴,他代表员工们表示衷心感谢。
各协会部分会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踊跃参加此次联学联建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整合协会、企业资源力量,拓展服务场景,着力营造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用心用情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在党组织周围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长效发力,延伸“绿馨温度”服务链条
联合党委第一书记葛晓光在总结时指出,按照《深圳市民政局转发民政部等 7 部门关于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圳市绿色环保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积极响应,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掀起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宣传热潮,创新“党建+慈善”活动延伸推动慈善文化融入社会各角落,凝聚起各党支部、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参与慈善的强大合力。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慈善捐款逾 200 万元。
今后,联合党委将继续紧密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暖心的服务与关怀,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通过建立“诉求收集-资源对接-成效反馈”闭环机制,依托下属环卫清洁、绿色低碳、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新能源等18个与新业态行业高度关联的领域行业协会及上千家会员企业,在开展公益活动和行业调研中主动收集和精准捕捉新业态从业者反映,如快递员“充电难”、环卫行业“绿色装备需求”等实际难题与市场痛点。依托“党建+产学研”模式,引导会员企业将需求转化为产品研发与技术攻关方向,精准开拓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能源服务设备、低碳包装材料等产品,最终通过成效反馈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与经营效益。而企业盈利增长后,又能反哺社会公益事业,持续深化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慈善服务,形成“痛点收集-研发赋能-市场盈利-公益反哺”的党建引领“绿能环”,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赋能。
下一步,联合党委将持续深化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党建引领+慈善乐助”模式,结合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清洁能源等领域行业协会服务网络,推动关爱活动常态化;二是打造“环保+新业态”特色项目,开展绿色技能培训与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更多民众参与进来;三是创新“党建引领+慈善”模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热情,为深圳慈善事业注入强劲“绿色”活力,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